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党群工作>工会工作

祝贺我校石文英、张帆在征文活动中分别喜获一、二等奖

发布时间:2015-03-04

中国铁路工会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文件

中铁一工〔2014〕59号

关于表彰“热爱读书,扮靓生活,做美丽女职工”

征文活动优秀作品的决定

集团公司各单位工会:

为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组织引导女职工在企业中建功立业,塑造广大女职工心灵美丽、行为美丽、工作美丽、生活美丽。以“参与、美丽、快乐、幸福、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女性在构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中的特殊作用,推进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集团公司工会特举办“热爱读书,扮靓生活,做美丽女职工”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女职工委员会积极组织女职工开展读书活动,受到女职工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各单位踊跃投稿百余篇,经过评委认真筛选、评比,最终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组织奖3个。

集团公司工会希望,各单位工会要以此次读书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途径,引领并带动广大女职工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和帮助女职工在读书学习中得到启迪与成长,面对工作和生活能够多一份坦然与自信,多一份淡定与从容,多一份平和与优雅,做知识与美丽兼备的书香女性,职业女性,魅力女性,愉悦工作,幸福生活。

集团公司工会

2014年11月28日

优秀个人奖
一等奖名单:
1.《海上升明月》-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四公司 宋裴)
2.读《人间词话》品缕缕幽香     (社服中心  石文英)
3.《谁谓女子不如男》                 (三公司 郭新月)
4.《一个人,一座城》               (二公司  张冲)
5.《寂寞中的力量》-重读《小王子》心得体会 (广州公司 王萍)
6.《飘》读后感                    (三公司  郭彬捷)

二等奖名单:
1.《女人如梅静静开》            (北京公司  董珊)
2.《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社服中心  张帆)
3.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桥梁公司  任亚男)
4.《经营好你的人生》         (市政环保   姚国姣)
5.读《我们如何思维》有感     (水务事业部  万桂华)
6.《倾城之恋》之我见           (上海分公司  戴雯)
7.《遇见未知的自己》            (桥梁公司  王艳)
8.《怎么爱你都不够》—读池莉《立》有感(广州公司 王玉莲)

三等奖名单:
1.《梦想一直在路上》娜样美丽  (北京分公司 张新娜)
2.《真实的人生最美丽》--读李娜《独自上场》有感(正方公司  胡艳歌)
3.读《追逐爱的人》随想          (桥梁公司 王素梅)
4.《爱在呼吸之间》              (新运公司  武宁)
5.《淡定的女人最幸福》读后感   (电务公司  吴莹莉)
6.《向后看,向前看!--人生的价值》 (正方公司 王靖)
7.《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三公司 张蓓)
8.《且舍且得》                    (铁路建设  李倩)
9.《走出自己的人生》            (城轨公司 毛璐)
10.《逍遥论》--读《心守一事去生活》有感      (广州公司 刘群)

优秀组织奖
1.三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2.桥梁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3.广州公司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读《人间词话》  品缕缕幽香

石文英

自从中学学了那篇国学大师王国维 “三个境界”的课文,被其中精彩的阐述深深吸引,就梦寐以求拥有一本《人间词话》。直到今年早春一个细雨潇潇的午后,在小寨一家古朴静雅的书店,我与之邂逅,惊喜!如获至宝!这本寻寻觅觅二十余载的书,终于找到了!

当晚,读《人间词话》,灿若星辰的字、词以及古诗,让我仿佛在欣赏湖水的纯洁透明,又仿佛在青翠茂密的林间小径中聆听悦耳的丝竹之声……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花来月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这些诗句简直让我爱不释手。在阅读中感受诗的韵味,领略诗评人的风采,实在是一场感觉的盛宴。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 遨游其中发觉自己竟是如此的渺小与无知。

再读,王国维先生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其精彩程度,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告诉读者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先生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提出“造境”与“写境”之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知。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些独特的观点,是先生对自己评词之准则的标示。 “境界”一词本为佛家语,唯有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备的六识之功能而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感受,才能被称之为“境界”。书中提出的境界之说,是说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所以欲求作品“有境界”,作者自己必须对其所写之对象有鲜明真切之感受,此一对象既可以为外在之景物,也可以为内在之感情;既可为耳闻目见之真实的事物,亦可为浮现于意识中虚构之情景,但务必求一“真情实感”。作者结合自我经验,将此种感受鲜明真切地予以表达,才算是具备了成为“有境界”的好作品的基础条件。这一点,让平日喜欢涂鸦的自己受益匪浅,在提笔之前,一定要心存敬意,找到表达中能感动自己的东西,否则宁愿搁笔不写。

《人间词话》最精辟的论断当属 “三大境界”说,著名的“三大境界”说告诉我们: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王国维从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中,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他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而这种逻辑正在这晏殊的、欧阳修的、辛稼轩的三首词三句话中。掩卷而思,这种文学的逻辑难道不也存在于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发展过程中吗?记得一位对文学有深厚造诣的学者说过:“文学皆人学!”一件事,一个人,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处,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拨云见日,经历追求理想过程中“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全身心投入,才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最终苦尽甘来,于“灯火阑珊处”豁然开朗地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刻,喜出望外!欢呼雀跃!甚至喜极而泣!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者,才会体会到。

因为喜欢,所以《人间词话》成了我的枕边书,在一个心情落寞夜色阑珊的时刻,我又翻开了这本书,看王先生对李杜诗篇的剖析,读他对南唐后主的评价,从字里行间感悟先生言说的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居然从中读出了哲学甚至教育学的元素。“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此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一个人所生长的环境和阅历,决定了他的词风、他的性格、他的处事方式,甚至他的发展空间,这不可不谓之蕴含丰富哲理。

王国维先生是我国近代的著名学者,也是把西方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相融合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的美学思想家。成书于1908年的《人间词话》,是代表他美学和文学理论研究水平的力作。百年多的寂寥悲戚,早已在远去的风中飘散无踪。再读这本清新、典雅的经典之作,好似夜听花落,晨观凝露, 令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领悟。王国维先生妙语连珠,不落窠臼,对诗词看法深刻独到,又将文学、美学、逻辑学、哲学、教育学的精髓不漏痕迹地表现出来,书中好词佳作的深情婉致亦让人心灵震颤,在读书的同时,也是在品读其中掩藏不住的那一缕缕久远的幽香,静静地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生命的重建》读后感

张帆

心理咨询师培训除了收获专业知识外,另一个收获便是一本书:《生命的重建》。

戴夫.布朗曾说过“假如我不幸被抛弃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而命中注定只能携带一本书,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这本书。”

医学博士伯尼.西格尔说“它是一本帮着我们找到自尊和自爱、重建自己美好生活的伟大著作。”

《生命的重建》是一本全球畅销书,被译成25种语言。作者露易丝.海,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杰出的心灵导师,著名作家和演讲家。她是全球“整体健康”观念的倡导者和“自助运动”的缔造者。她帮助千千万万人改变了健康状态,提升了生命质量!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被书名吸引,觉得既有神秘色彩,又蕴含哲理。打开便读了起来,当我看到第十页的时候,完全明白为什么它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追捧,为什么会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50周第1名,为什么世界各地热销不衰,全球销量已达2000万册。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知道有关自己生命的一切,而这本书就是教导我们怎样应付生命中的一切,怎样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更充沛、更激情。

《生命的重建》不是单纯的励志书,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一本生命指导手册,它包含深刻的哲理、科学的精神与博大的爱。露易丝.海结合自己坎坷经历,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向我们揭示了接纳自己、喜爱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当我们开始接受和喜爱自己时,自己所有潜力,自然都会被发挥出来。这本书以鼓励、赞美自己为主,她教我们要改变原先那种看事情、看问题的消极态度。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后,“学会接纳,学会喜爱”你就会有新的模式,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从而开始改变……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采取积极的思维方式,实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整体健康,从而为人们开辟了重建生命、健康完美的道路。 

人总是这样,遇到挫折会消极,完成不了一件事会找借口,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不敢承担责任。而这本书教会我们如果改掉这些缺点,不要找借口,不要推卸责任,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无论往事如何不如意,我们都有能力让生命充满正能量。

每个人生命的经历,都是因自己而起。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创造我们的将来。这期间自然会有很多问题,不过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状态的调整进行改变。批评和指责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使我们束缚在问题之中,所以要尽快从问题中解脱出来,认清问题的本质。当你找到导致问题的心理原因,你有了新的模式,马上让这些思想开始在你的生活中实现。 最重要的是学会接纳自己、喜爱自己。

露易丝·海认为“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就”。她在书中说:“经验的定律时常都很公平,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完美地表达出来,就不会失败。一个人觉得他失败,一定是他忽略了必定要走的某一步;或者他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自己再不会成功,所以放弃了他未走完的路。这就和我使用计算机一样。如果我的计算机出错,通常是因为我没有遵守计算机本身的使用规律。这意味着我要另外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读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有时候我会失败,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必定要走的某一步”——不自信或者没有付出努力。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如果我们并没有将它变为现实,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在的能力,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会在我们自己身上实现,或者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成功之处。

境由心生,当我换一种思维方式,便意外的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温情的瞬间,而我贪恋的那些美好,原来,一直都在。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看透彻了,心就晴朗的多。一花荒芜,凋零不了整个春天。生活本就是一系列的选择和决心,从良好的心态开始。选择开阔的高地,依旧可以芳香四溢,依然可以诗意的栖居。

以前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会因为记不住单词责备自己。翻看《生命的重建》,书中提到我们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也会如何对待我们。就好比在学习新东西时,我们会称自己为“笨蛋”或“失败者”,反而会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露易丝.海说“不管你把自己看成失败者已有多长时间,你现在都可以开始创造‘成功’的模式。不管你想介入的是哪一个行业,原则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播下成功的‘种子’。这些种子终有一天会结出累累硕果。”自信是一种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自信是金,是一个人一生幸福、快乐的源泉,唯有自信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最后,我把书中的一首诗送给大家共勉: 

我站在永恒的生命中, 一切都那么完美! 

我支持自己,生命便支持我。

我喜爱自己, 喜爱自己所做的一切, 我要表达活泼、爱和愉快,

我所表达出来的一切, 代表我自己 。

在我的世界中, 一切都那么完美!

分享到:
>